| 1.採檢須知 | (1)檢體/採檢容器:Blood/淺藍頭管2支 | 
  
    | (2)建議採檢量:3.6 | 
  
    | (3)採檢注意事項(病人準備): | 
  
    | 2.檢體傳送要求 | (A)全血檢體:室溫傳送
(B)血漿檢體:依傳送前儲存條件冷藏或冷凍傳送 | 
  
    | 3.退件條件 | (1)符合一般退件條件,請參見【檢驗資訊查詢系統】<檢體採集原則>「一般退件條件」。 | 
  
    | (2)特殊退件條件: (A)Clot:因為凝固反應已被活化可能影響檢測結果
(B)檢體量不正確(超過建議採檢量±10%):導致檢體內      
鈣離子螯合不完全或抗凝劑過剩影響檢測結果
(C)溶血:紅血球碎片上之phospholipids會導致凝固因子活化影響檢測結果
 | 
  
    | 4.檢體之儲存條件 | (1)傳送前儲存條件: (A)採檢後保存於室溫於採檢後4個小時內完成傳送
(B)如果無法於採檢後4個小時內完成傳送者,則需將檢體製備為platelet poor plasma,並分裝血漿保存於-70℃,於1週內送檢。
 | 
  
    | (2)檢體上機(檢驗)前儲存條件: (A)收件後保存於室溫於4個小時內完成檢測
(B)無法於4個小時內完成檢測時,需將檢體製備為platelet
poor plasma,保存於-70℃,於採檢後3個月內完成。
 | 
  
    | (3)檢驗後檢體儲存條件: 冷凍保存之檢體,保存至少3個月。
 | 
  
    | 5.追加(requesting additional) /複驗(repeat)條件 | 檢體量足夠且符合檢體儲存條件 | 
  
    | 6.進一步檢驗(reflex additional examination) | 無 | 
  
    | 7.受理時間 | 24小時 | 
  
    | 8.報告時效 | 14 天 | 
  
    | 9.檢驗方法 | Clotting method | 
  
    | 10.生物參考區間 | 78-151% | 
  
    | 11.適應症 | (1)當PT延長懷疑為外因性路徑凝固因子缺乏時,可檢測factor II、factor V、factor VII與factor X活性。
(2)使用口服抗凝劑病人,因factor II、VII、IX、X活性會下降,建議在不影響治療之狀況下,停藥兩週再檢測。 | 
  
    | 12.臨床意義 | (1)先天性第五因子缺乏
(2)後天性第五因子缺乏常伴隨著其他因子如:II、VII、X缺乏,常見於肝硬化、肝炎、fibrinolysis、DIC的病人。 | 
  
    | 13.執行組別 | 檢驗課(連絡電話:049-2225595轉1214) | 
  
    | 14.其他 | 委託彰化基督教醫院代檢 | 
  
    | 15.資料來源 | 6820-SIP-HE-F2x | 
  
    | 16.生效日期 | 2013/8/1 |